1.联想豪赌:2004年12月8日,联想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7.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具体支付方式则包括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
评论:很多人对联想充满怀疑,IBM在收购后的股价一涨再涨,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联想的股价地一跌再跌。而且联想的资本负债率也增至42.1%。但不管怎样此次收购促进了联想多元化的回归,近十年,世界上PC界的收购几乎都是以惨败收场。也许正如柳传志所说“联想的确冒了很大的风险,如果失败,对联想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更加专注于PC业的联想不管这次是吞了大象还是吞掉了象尾巴,专一将是他在这次豪赌中最大的筹码。
2.中国网络概念股点亮2004:2004年5月13日,盛大网络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挂牌交易;6月16日腾讯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募集资金2亿美元;9月29日,前程无忧(51job)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10月15日,中文财经网站金融界登陆美国纳斯达克;10月26日,在海外上市的12个中国互联网公司股票市场价值总和达到了100亿美元。
评论:在黄华国刚刚离开之际,中国的网络大腕们掀起了疯狂地登纳的行动。但资本市场的永恒定律是变化,这一定律即便是对中国网络概念股也无例外,投资者从狂热追捧到理性回归。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家在纳市上市的中国企业传递给业界一个讯息:美国投资者开始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中国网络概念,网站成功的关键已不仅在于能不能盈利,还在于能否处于战略领先地位。
3.ORACLE重洗软件业:12月14日,甲骨文与仁科同时发布公告称,仁科同意以每股26.50美元现金,合总额103亿美元(约85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被甲骨文收购,比最初收购价格提升了67%。持续了18个月的软件业最大收购案终于完成。
评论:收购仁科后,甲骨文面临不小的整合问题,甲骨文收购仁科的意义也“超越应用软件本身”。甲骨文在并购仁科后,受打击最大的应该要算IBM,因为仁科的很多软件都是在IBM技术上运行。此番收购让甲骨文底气大增,与SAP的新一轮争夺又将开幕。
4.GOOGLE扩张地盘震惊华尔街:2004年6月15日下午,百度正式向海外媒体确证,包括以Google,DFJ为主要投资商在内的8家世界知名投资公司同时向百度注入战略性资金。2004年8月19日GOOGLE终于成功上市。
评论:当GOOGLE花1000万美元注资百度后,GOOGLE进军中国的野心已经充分彰显。虽然百度坚称自己没有被控股,但很多人都在怀疑百度的民族搜索大旗还能抗多久。Google在的上市募股是个焦点,甚至连该盖茨也承认没有理由不买GOOGLE的股票。但现在的GOOGLE却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必须为这么多股东们带来更多的效益。
5.INTEL难以独自欢歌:IBM在2004年5月推出POWER 5微处理器;9月26日,AMD推出第一款面向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的64位处理器。Intel也推出了兼容32位计算的64位新至强芯片,缓解了在这一领域的尴尬局面。
评论:INTEL最近在不同领域遭遇到来自AMD和IBM的进攻。在细分市场,AMD和IBM的实力不可小看。未来IT和通信的融合,给芯片产业带来新的商机。未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另外目前三星在芯片领域的投资已直逼Intel。看来Intel已经很难再在电脑芯片市场上独自欢歌了。
6.微软找跳板进军软件市场:2004年04月19日,微软公司与创智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7月6日,神州数码与微软公司在北京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1月9日,浪潮集团与微软公司在山东济南隆重举行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签字仪式”,正式建立全球战略合作。
评论:当微软要进军某个行业领域的时候,这个行业的版图将被无情的分割。目前中国从最高端的大型软件到中小型企业ERP市场上全有,而且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微软从哪个点切入都有一些困难。当SAP、Oracle轻蔑地表示:“他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时,不知道好胜的微软会怎么想。
7.下一代互连网我们抓住了:2004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宣布,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正式开通。
评论:虽然网络经济目前遇到了巨大挑战,但任何一个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对于未来的社会,网络是一个基本要素,它将对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乃至国防、政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我们失去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发言权,我们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别人。因此,研制与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对全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令我们非常兴奋的是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
8.亚马逊收卓越这趟浑水并不好趟:2004年8月19日,亚马逊公司宣布,以7500万美元的交易价格收购卓越有限公司。这次交易价值7,500万美元涉及约7,200万美元现金以及员工期权。
评论:收购后的卓越网将成为亚马逊的第七个全球站点,然而并不看好被收购后的卓越的前景,首先亚马逊和卓越在商业模式上的差异太大,要想顺利实现业务转型和管理磨合,没有一到两年的时间根本做不到;其次,拿出几千万收购,还要再拿几千万来和当当网血拼,这趟浑水确实并不好趟。
9.3G千呼万唤未出来:信息产业部新闻发言人2004年10月23日表示,中国尚未制定3G牌照时间表,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TD-SCDMA产业联盟内人士昨天对本报记者独家透露,按照国家发改委和信产部的计划,国产3G标准有望在明年3月试商用,而正式发放第一张3G牌照的时间极有可能是明年6月。
评论:信产部杨泽民曾举过一个例子,运营商好比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家里已经有了车,还要不要买第二部车?在现有的二代网络上投入达到3000亿重新铺设的3G网络自然就是那部要买的新车。答案是肯定买,问题是什么时候买和买一部怎样的车。但反过来,就算明年3G网络如愿建成,但数据服务市场在哪里?这个问题,连GPRS和CDMA都卖得不好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没回答好,嚷嚷着要做3G手机的国内厂商有谁敢捉刀呢?
10.电信巨头换岗弦外音:2004年11月1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高层变动,原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建宙调任中国移动集团总经理;原中国移动集团副总经理王晓初调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原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常小兵赴任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原联通集团副总裁尚冰升任集团公司总裁一职。
评论:作为经营者,如果不能在自己在位期间作出比较出色的业绩的话,那他就算不上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层换岗对于抑制恶性竞争虽说会有一定效果,但决不会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手段。要真正抑制恶性竞争,需要包括监管者以及运营商等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营造并日益完善更好的竞争和发展环境,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抑制恶性竞争。
|